曾国藩家书 第三十四篇 致澄沅两弟:述为不学有四要事

时间:2019/2/6 0:19:37 来源:我爱写信

 一 封 信 作文  网为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三十四篇 致澄沅两弟:述为不学有四要事

【原文】

澄、沅两弟左右:

屡接弟信,并阅弟给纪泽等谕帖,俱悉一切。兄以八月十三出省,十月十五日归署,在外匆匆,未得常寄函与弟,深以为歉。小澄生子,岳松入学,是家中近日可庆之事,沅弟夫妇病而速痊,亦属可慰。

吾见家中后辈,体皆虚弱,读书不甚长进,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:一曰看生书宜求速,不多读则太陋。一曰温旧书宜求熟,不背诵则易忘。一曰习字宜有恒,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,山之无木。一曰作文宜苦思,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,马之跛不能行。四者缺一不可,盖尽阅历一生,深知深悔之者,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。两弟如以为然,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。

兄在外两月有余,应酬极繁,眩晕疝气等症,幸未复发,脚肿亦愈。惟目蒙日甚,小便太多,衰老相逼,时势当然,无足怪也。

同治六年十月廿三日

【译文】

澄、沅两弟左右:

多次接到弟弟的来信,并看了弟弟寄给纪泽等的谕帖,得知一切。兄长八月十三日出省城。十月十五日回归。在外匆匆忙忙,没有时常写信给你们,深感抱歉。小澄生子,岳松入学,是家中近日可以庆祝的事情。沅弟夫妇病而迅速痊愈,也可以欣慰了。

我见家里后辈,体质很虚弱,读书没有多大长进,曾经以治学等四件事勉励儿辈:一是看新书要求速,不多读就会生疏。二是温旧书要求熟,不背诵就容易忘记。三是习字要有恒,不会写便好比身上没衣服,山上没有树木。四是作文要苦思,不会写文章,好比哑巴不能说话,马跛不能行走。四者缺一不可,这是我阅历一生才知道的,今天也希望子侄努力实行。两位弟弟如果认为正确,希望常以这四点教诫子侄。

兄长在外两个多月了,应酬非常繁忙,眩晕疝气等病,幸亏没有再次发作,脚肿也好了。只是眼睛看不清楚一天比一天厉害,小便太多,衰老之相直逼而来,时势就是这样,不值得奇怪。

同治六年十月二十三日

【解读】

曾国藩认为读书时应看、温、习、思四事并行。他说:“看新书就该求快,不多读书就显得孤陋寡闻;温习旧书应该精熟,不背诵则容易忘记;习字要有恒,不会写便好比身上没衣服,山上没有树木;思考要经常,不这样就好比人哑不能说话,马跛不能飞驰。这四点缺一不可。”习、思就是要在字与文上下工夫。看、温所达到的是学问的广度与深度,而习、思则在于治学的外在表现形式。

此外,他提倡“看、读、写、作”并举。“看”,指广泛阅览;“读”,指精读,重点的文章必须熟读;“写”,指写字、书法,常练习,所谓熟能生巧;“作”,指写作,常写才能做到头脑灵活,思维敏捷,笔头驾驭自如。看与读,着重于知识的积累和吸收,写和作,着重于技巧的锻炼。如果看书不广,知识就无法扩展,更别说精读。但是只盲目去浏览书,而不苦心研究,就如同野地上撒的草籽儿,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。写和作也是一样,光说不练很难有成绩。

对于读书的具体方法,曾国藩提倡“猛火煮”与“鸡孵卵”相结合。他时时谨记《朱子语类》“鸡孵卵”及“猛火煮”二条。看生书宜求速,即“猛火煮”的意思。他是这么解释的:“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,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。今日半页,明日数页,又明日耽搁间断,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,如煮饭然,歇火则冷,小火则不熟,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。”因此,“凡读书有难解者,有一字不能记者,不必苦求强记,今日看几篇,明日看几篇,久久自然有益”。

这就是说,曾国藩主张求学者应该大量阅读,应该高速阅读,在大量和高速阅读中,可以暂时不求甚解,这就是所谓的“猛火煮”。但如果长期不求甚解,便不能豁然贯通,甚而导致对知识的滥用、误用。因而,还必须有个对知识消化、融会的过程。“温旧书宜求熟”,正如鸡孵卵,必须慢慢催化,正如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。只有这样,才能深入地读懂书籍,才能举一反三,悟出新的“境界”来,逐渐进入创作的天地,获得真知。

 

 

 

 

 一 封 信 作文  网为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三十四篇 致澄沅两弟:述为不学有四要事

上一篇 下一篇

阅读相关

1、【原文】字谕纪泽儿:八月一日,刘曾撰来营,接尔第二号信并薛晓帆信,得悉家中四宅平定,至以为慰。汝读《四书》无甚心得,由不能虚心涵泳,切己体察…阅读全文

2、【原文】字谕纪泽儿:接尔二月十三日禀并《闻人赋》一首,俱悉家中各宅平安。尔于小学训诂颇识古人源流,而文章又窥见汉魏六朝之门径,欣慰无已。余尝…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