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国藩家书 第九十二篇 致沅弟:为政优于统兵

时间:2019/3/8 0:20:20 来源:我爱写信

一 封 信作  文网为 大家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九十二篇 致沅弟:为政优于统兵

【原文】

沅弟左右:

昨信书就未发,初五夜玉六等归,又接弟信,报抚州之复,他郡易而吉州难,余固恐弟之焦灼也。一经焦躁,则心绪少佳,办事不能妥善。余前年所以废弛,亦以焦躁故尔。总宜平心静气,稳稳办去。

余前言弟之职,以能战为第一义,爱民为第二,联络各营将士、各省官绅为第三。今此天暑困人,弟体素弱,如不能兼顾,则将联络一层少为放松,即第二层亦可不必认真,惟能战一层,则刻不可懈。目下壕沟究有几道?其不甚可靠者尚有几段?下次详细见告,九江修壕六道,宽深各二丈,吉安可仿为之否?

弟保同知花翎,甚好甚好。将来克复府城,自可保升太守。吾不以弟得升阶为喜,喜弟之吏才更优于将才,将来或可勉作循吏,切实做几件施泽于民之事,门户之光也。阿兄之幸也。

龙翰臣方伯与弟信,内批胡中丞奏折,言有副本,勿与他人看。是何奏也?并问。余续具。兄国藩。

咸丰八年五月初六日

【译文】

沅弟左右:

昨天我已经将信写好了,但还没来得及发出。初五夜里,玉六从外面返回,于是又接到了弟弟的来信,信中说抚州已经被克复,其他各郡也很容易收复,只有收复吉安的难度较大,我怕弟弟心中过于焦虑。如果焦躁不安,就会心绪不宁,办事也会纷乱无序,不够妥当。前些年我之所以虚度了光阴,浪费了很多大好机会,都是焦躁的原因。无论发生了多大的变故,一定还是要平心静气、稳妥地办事。

前次说弟弟的职责,以能战斗为第一要义;爱民为第二;联络各营将士、各省官绅为第三。现在天气暑热,弟弟身体一直虚弱,如果不能兼顾,那么把联络这一点略为放松。爱民也可以不必认真。只有战斗一点,那是时刻不能放松的。现在壕沟究竟有多少?其中不可靠的还有几段?下次来信详细告诉我。因为战事所需,九江修了六道壕沟,宽深各两丈,不知道吉安的战况是不是适合?可不可以仿照九江的做法?

弟弟得保同知花翎,真是可喜可贺的大事。将来攻下府城,一定可以保升太守。我并不以弟弟得到升阶为喜事,我喜的是弟弟做官的才能更优于统兵的才能,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廉洁公正的称职官吏,切实为老百姓做些有益的善事,真是光耀曾家的门楣啊,对我来说,也是天大的幸事。

龙翰臣方伯在给弟的信中,还夹带有胡中丞的奏折,说另有副本,不能让他人看见。到底是什么内容的奏折要如此保密呢?顺便问一下,详情以后再谈。兄国藩。

咸丰八年五月初六日

【解读】

勤、恕、廉、明,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。也就是说他主张勤以治事,恕以待人,廉以服众,明以应务。而在这四个字之中,他认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明字。而求明之诀是勤字,所以他一生以勤字为立身的原则。尤其在当时那种世态下为官,这更让他十分谨慎,时刻注意为政优于统兵的道理。

一直以来,做官和做人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。好的官员都是以“做官先做人,万事民为先”为宗旨,而赢得人民的爱戴。所以说要想做个好官就必须处理好做人与做官的关系,既要做好官,又要做好人。因为这不像战场中率兵打仗,只有勇猛就可以,而是官场险恶,稍不留神,就会把你挤出官场。

清代郑板桥写过一篇《竹颂》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,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从中可以看出,虽然是颂竹,但其实也是写人。其意是说,在任何环境下,做人都不能不讲气节,不讲原则。做官也是如此,如果为官者,不先学会做人,那么处境是很危险的。

《明史.奸臣传》记载:“严嵩本来没有执政能力,但是他却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奸臣。他自从踏入官场以后,主要做了四件事情:第一,讨好主子;第二,设计陷害那些与他为敌或者阻挡他路子的人;第三,利用自己的权力;第四,大量地勒索贿赂。如他在“入阁拜相”之前,就公然向宗室藩王索取贿赂。后来他当上宰相后,更是结党营私,卖弄官权,敲诈勒索,十分贪得无厌。结果,恶人有恶报,在嘉靖四十四年(公元1565年)八月,严嵩被抄家,从他家中抄得黄金三万多两,白银二百万两,总计的数目算下来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,此外他还有上百万亩田地,六千多间房屋,以及数不清的古玩、名人字画。他本人不仅贪赃,而且更纵容子孙也卖官,从中贪污。他的儿子严世蕃,孙子严鹄、严鸿每个人都十分凶残。但是无论他们多么精明,却怎么也没有想到最终会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。最终,严氏父子的权势被一位道士的几句话推倒,他的儿子严世藩被判斩首,严嵩被没收家产,削官还乡,无家可归,两年后病死。对此,张居正曾说,严嵩当国,其实是“商贾在位”。如果他能将自己的智慧用在正路上,那么他会前途无量,但正是因为他根本不懂得做人的道理,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做个好官,最后才落到如此可悲的下场。

因此,这也是对我们后人的一种警示,无论为官还是做事,都要先学会做人,才能够走向一条光明大路。

《论语.季氏》中记载着孔子的这样一段话:“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”这“九思”,说的就是做人的道理。古往今来,为官者“不患无位,而患德之不修”,“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”。而孔子的这“九思”更是告诫各级官员要廉洁从政,治国安民,这样国家才可旺盛,人身才能平安。

第一,“视思明”就是说在官场中,要明察秋毫,见微知著,去伪存真,去粗取精,不要让名利遮盖了自己的眼睛,而只看到事物的表面,不去抓事物的真实本质。办一切事都要公正,辨别是非,不要让那些小人趁机破坏,坑骗人民,坑骗朝廷。

第二,“听思聪”就是说作为一个官员,要善于听取人民的意见,对于各种人的言论都要从中思考,私下探查,如果是事实,就要按民意办,如果与事实不符,那么就要从中追究乱事者的过错,还当事者的清白。万不可闻过则喜、悲或怒,意气用事,刚愎自用,这样只会将事情变得更加糟糕。而且要牢记“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”的古训,虚心听取不同意见,特别是反对意见,少说多听,礼贤下士。

第三,“色思温”就是说一个官员要对人态度温和,不要动辄就大发脾气。其作风也要正派,要有宽大的心胸,不与人斤斤计较。尤其是对人民百姓要一心一意为他们办实事、解难事、做好事,要厚德载物,匡世济人,乐善好施,先人后己。做人民的父母官。

第四,“貌思恭”就是说为官者,仪态要庄重,对人要谦虚而有礼貌。不嫌贫爱富,充分尊重人的人格尊严,切忌骄傲自满、飞扬跋扈、自恃清高。古人云:“凡论人有要:矜物之人,无大士焉。”其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凡是骄傲的人,就不是伟大的人物,骄傲是渺小的表现,“谦虚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”。

第五,“言思忠”就是说为官者要做到言谈举止表里如一,说话要诚实,坚持原则,不欺君犯上,不搞误国误民的鸡鸣狗盗之事。而要鞠躬尽瘁为国家和人民办事。

第六,“事思敬”就是说为官者,要在处事上作到谨慎。要事必躬亲,时刻有颗爱国之心,把国家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,竭尽全力去做。同时还要有责任心,一切行为都要对国家,对人民,对自己负责。

第七,“疑思问”就是为官者,如果遇到了非常棘手的事情,一定要善于向人请教,不能不懂装懂,否则就会误人子弟,更会误国误民。要有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,

要善于分析事情,善于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,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国家所用,帮助国家成就一番大业。

第八,“忿思难”就是说为官者,一定要戒骄戒躁,遇事冷静,斟酌损益,三思而后行。要知道如果自己发怒会给自己和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。所以一定做到“猝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”。这样,即使再混乱的局面,也能够安然处之。

第九:“见得思义”这就是说见到可以得到的利益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。为官者尤其要洁身自好,淡泊名利,重义轻财,先义后利。所谓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”这才是大丈夫也。而一个正人君子更是要严守道德底线,不为金钱所困,不为名利所惑,不为色情所迷,不为权欲所制,以“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为己任,慎独,慎始,慎终。

由此可见,一个能够做好官的人,的确要比做能够带兵打仗的出色将领还要厉害。因为这其中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能力,要知道险恶的官场,好比无烟的战争,这要比战场上那有烟的战争要危险得多,稍有不慎,就会遭到不测。所以在曾国藩看来,做官的能力要比领军的能力更大,更强。所以他在这封信中说,我并不以弟弟得到晋升而感到高兴,而真正高兴的是你做官的才能比带兵打仗的能力还要强,这样相信他将来一定是个廉洁公正的称职官吏,更是人民的父母官,这可以说才是为曾家光宗耀祖的事情,对同样在官场的他来说,更是一件骄傲的事情。

 

 

 

一 封 信作  文网为 大家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九十二篇 致沅弟:为政优于统兵

上一篇 下一篇

阅读相关

1、【原文】字谕纪泽儿:接尔二月十三日禀并《闻人赋》一首,俱悉家中各宅平安。尔于小学训诂颇识古人源流,而文章又窥见汉魏六朝之门径,欣慰无已。余尝…阅读全文

2、【原文】澄侯四弟左右:十六日接弟十一月二十三日手书,并纪泽二十五日禀,俱悉。弟病日就痊愈,至慰至幸。唯弟服药过多,又坚嘱泽儿请医调治,余颇不…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