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三篇 致诸弟:唯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

时间:2019/1/31 0:19:46 来源:我爱写信

一 封信作文 网 为你提 供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三篇 致诸弟:唯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

【原文】

四位老弟左右:

昨廿七日接信,快畅之至,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。四弟七夕诗甚佳,已详批诗后;从此多作诗亦甚好,但须有志有恒,乃有成就耳。余于诗亦有工夫,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。但人事太多,故不常作诗;用心思索,则无时敢忘之耳。

吾人只有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。进德,则孝弟仁义是也;修业,则诗文作字是也。此二者由我做主,得尺则我之尺也,得寸则我之寸也。今日进一分德,便算积了一升谷;明日修一分业,又算余了一文钱;德业并增,则家私日起。至于功名富贵,悉由命定,丝毫不能自主。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,托以两孙,当面拜为门生。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,科考丁艰,竟不入学。数年后两孙乃皆入,其长者仍得两榜。此可见早迟之际,时刻皆有前定,尽其在我,听其在天,万不可稍生妄想。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,今年受黜,未免愤怨,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,大加卧薪尝胆之功,切不可因愤废学。

九弟劝我治家之法,甚有道理,喜甚慰甚!自荆七遣去后,家中亦甚整齐,待率五归家便知。《书》曰:“非知之艰,行之维艰。”九弟所言之理,亦我所深知者,但不能庄严威厉,使人望若神明耳。自此后,当以九弟言书诸绅,而刻刻警省。季弟天性笃厚,诚如四弟所云“乐何如之”!求我示读书之法,及进德之道。另纸开示。余不具,国藩手草。

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廿九日

【译文】

四位老弟左右:

昨天收到二十七日的来信,非常高兴,因为信长而所写的事情处处详细明白。四弟七夕诗写得很好,我已将意见详细批注在诗的后面。以后多写诗也好,但要有志有恒,才能有所成就。我对于写诗也下了不少工夫,只恨现在没有像韩昌黎和苏轼、黄庭坚那样的人听我写诗吟诗。何况人事应酬太多,所以不经常写诗;用心思索,则无时无刻不敢忘记。

我们这些人只有进德、修业两件事靠得住。进德就是指孝、悌、仁、义的品德;修业是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。这两件事都由我做主,得进一尺,便是我自己的一尺;得进一寸,便是我自己的一寸。今天进一分德,就像积了一升谷;明天修一分业,又算存了一分钱。德业共进,那么家业一天比一天兴旺。

至于富贵功名,都由天定,一点也不能自主。过去有一位官员有个门生是本省学政,专门管科举考试,这位官员就把自己的两个孙儿托付给他,拜门生为师。后来他的两个孙子在考试之前患了大病,到了科考又因为父母去世而不能缺孝,没有进学。几年后,两人才都入了学,其中大孙子还连中两榜。可见入学迟早、入学时间都是生前注定的。能不能尽力而为在于自己,能否考中就得听天由命,千万不可妄想。六弟的天分比诸位弟弟更高些,今年没有考中,也不要怨天尤人。正好现在可以将自己衡量一番,加强卧薪尝胆的工夫,千万不可因气愤而废弃学习。

九弟劝我治家的方法,很有道理,这很让我欣慰。自从把荆七派去以后,家里也很整齐,等率五回来后就知道了。《书》中说:“不是认识事物难,而是认识了去实行更难。”九弟所说的道理,也是我深有体会的,但为人不能庄严威厉,使人望去像神一样。从此以后,我把九弟的话作为座右铭,时刻警告反省自己。季弟天性笃厚,正如四弟所说的,竟能如此快乐!让我告诉读书的方法和增进道德修养的途径,我写在另外的纸上。其他的就不多写了,国藩手草。

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

【解读】

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目的,或想跻身仕途,或想发家致富,或想陶冶性情,或想消遣自娱,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,正是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。

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位进而得以升迁的,但他对钳制心智、残害性情的科举制度却贬损有加,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也就是说进德与修业。

曾国藩一生以“敬德修业”四个字来不断勉励自己,激励自己去积极思考和做事,以求自己的不断进步。从“湘军首领”到“中兴功臣”,曾国藩可谓是成就了一生的事业。这与他的不断进取是息息相关的。这也体现了他的自我修养的能力。正如他在给诸弟的信中说:我们读书只为了两件事:一是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,追求诚实正直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道理,以无愧于此生;二是修习学业的事情,学习记忆诵读辞章的方法,来保护自己以自强自立。

由此可见,曾国藩把学习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,将“敬德修业”当做自己进步的基础。在他看来,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,就必须要积极进取,没有百折不挠、坚韧不拔的精神难以成就大事。

一方面,曾国藩继承了先秦孔子、孟子、墨子的观点,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,增长知识才干,使自己成为“贤人”“君子”以至“圣人”。另一方面,秉承宋朝朱熹之学说,主张读书要“明天理”。从孔子到朱熹,都反对为个人消遣和利禄名誉读书。但他又不拘泥于朱熹的“性命”“道德”空谈,而继承宋朝陈亮“经世致用”之说,认为读书大则可以报国为民,小则可修业谋生,以自卫其身。

因此,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,曾国藩在继承古代各种观点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,提出了较为客观、切合实际的新的读书观。他明白表示自己读书不计较荣辱得失,而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。卫身谋生是人最起码的生理需要,它与追求功名利禄有着本质的不同,曾国藩反对为一体之屈伸、一家之饥饱而读书,因此,他认为读书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。

如今,生活中有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,以读书为混官的人,以读书为时髦、装饰的人,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杜绝的,而应懂得:人只有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。

 

 

 

 

一 封信作文 网 为你提 供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三篇 致诸弟:唯进德、修业两事靠得住

上一篇 下一篇

阅读相关

1、【原文】沅弟左右:初四日接二十八日信,初五日又接三十夜信,俱悉一切。二十日之寄谕(令余入觐者),初二日又复奏,均于初三日交专差带去,想已收到。…阅读全文

2、【原文】澄弟左右:五月十八日接弟四月八日信,具悉一切。七十侄女移居县城,长与娘家人相见,或可稍解郁郁之怀。乡间谷价日贱,禾豆畅茂,尤是升平气…阅读全文